![]() |
【黨員展風采】扎根建筑一線的碩士生——記同濟第一事業部技術負責人張勛桂[ 作者:瞿浩 點擊數:2360 更新時間:2021/05/18] 一線黨員系列報道二 “踏實奮進,把每天的事情做好、做精,這就是同濟人的工匠精神。”如果不是親耳聽見,很難想象這是一名“85后”說出的話。關鍵時刻豁得出去,急難艱險中扛得起來,群眾眼中的好黨員,下屬眼中的好領導,率領項目團隊獲得“優秀項目部”、“先進集體”等諸多榮譽稱號,個人也獲得了“優秀共產黨員”、“先進個人”等多項榮譽。他,就是同濟集團第一事業部技術負責人張勛桂。 張勛桂,男, 1987年10月出生,中共黨員,合肥工業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,注冊一級建造師、結構工程師,現任安徽同濟建設集團第一事業部技術負責人。自2018年入職以來,他先后在同濟集團的4個項目工程擔任技術負責人,不斷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在基層一線的擔當作為。 選擇扎根一線的儒雅“書生” 在入職同濟之前,張勛桂一直在建筑設計院任職,有著豐富的建筑行業設計經驗,工作環境輕松,工作時間也很彈性。可是很有“想法”的張勛桂不滿足于安逸的現狀,選擇在2018年3月從設計院離職,并于同時期加入同濟集團,主動申請去項目一線駐點。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困惑,張勛桂很平淡地說:“沒有什么好吃驚的,我很清楚自己做的選擇。我的志向是要成為EPC領域的專業工程師,只有建筑設計經驗是遠遠不夠的。” 張勛桂和部分項目管理團隊的同事(左三為張勛桂) 加入同濟集團還未滿一個月,張勛桂就主動請纓,讓集團盡快把他派到一線施工現場,他懷著熾熱的心想要在那里追尋夢想、練就本領。2018年5月,被派到合肥金科天宸花園項目的張勛桂,毅然挑起技術負責人的擔子。 在金科天宸花園項目,他像“陀螺”一般高效運轉,負責項目的技術管理工作的同時,協助開展施工、質檢、測量、安全等工作,并配合提供項目的施工依據和結算依據。繁忙的工地上,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;夜深人靜的晚上,大家結束了一天的疲憊工作,經過他的辦公室時仍能看到他在電腦前,學習規范、整理技術文件、看圖紙、做簽證等。工作到深夜對他來說是常態,同事也經常調侃他是項目上“永動機”。雖然很累、很辛苦,而他總能笑著面對這一切壓力,不斷迎接新的挑戰,他的樂觀心態也感染了周邊許多人。 執著初心鉆研技術 作為項目的技術負責人,張勛桂執著于初心。他在項目成長的進程,都是涓滴而成;成績的取得,總是積聚自現。為了把工作做實、做細、做精,他日日穿梭于項目中,編制方案可實施性,及時跟進交底工作,監督方案具體實施情況。此外,他還積極帶領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創效,他深知只有提高技術含量才能保持過硬的質量。 張勛桂和團隊一起在現場解決懸挑工字鋼 在同濟集團承建的引以為傲的金科天宸花園的項目上,張勛桂真切體現了技術工作者的鉆研精神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,他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成立QC小組,開展質量攻關,通過創立“降低樓地面保溫開裂”QC課題,帶領技術團隊攻堅克難,成功在項目采用地面保溫施工技術為項目創造效益。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張勛桂身上體現著工匠精神,質量之魂,存于匠心,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值得稱道之處,具備工匠精神的人,對品質有著不懈追求,以嚴謹的態度,規范地完成每一項工作。在施工的每一個新階段,張勛桂都會與項目管理團隊召開質量專題會,共同把好工程質量關。在住宅首期交付的過程中,他親自上門一戶一戶驗收,保證老百姓住上放心房。只要是張勛桂負責的項目,都是一次性交付,業主零投訴,當地質監站給予高度評價。 前不久,張勛桂擔任技術負責人的項目先后榮獲通過了“省級示范標準化工地”、“市級優質工程”等榮譽。每個項目在建設之初便定下了創優創杯的目標,張勛桂率領團隊日夜攻堅,嚴格執行三檢制、樣板制,明確獎罰制度,一系列措施確保了項目質量體系的有效運行。項目的順利驗收離不開張勛桂和他的技術團隊的辛勤付出,他將青春和汗水無私地奉獻給了這片土地。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
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要立足于本職工作,在崗位上率先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在工作上積極踐行公司“導師制”制度,履行好“傳幫帶”的作用。正是這樣的信念不斷地激勵張勛桂前行,張勛桂總是能在自己鐘愛的崗位上顯露才干,展示作為,作出貢獻。平時的節假日對張勛桂來說跟工作日沒有區別,項目有需要他就會及時出現,他認為自己是共產黨員,就要沖在前面,根據工作需要,解決實際問題。 “項目是公司的橋頭堡, 項目現場不好做,但勢必要全力做到最好。”張勛桂說,鑄造精品工程,實時高效的履約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他在今后會始終堅持這一原則,靈活應用新技術、新材料和新工藝,親力親為做好每一項工作,用匠心鑄造更多精品工程。 年輕有為卻沉穩踏實,學識豐富卻低調內斂。人生路途如建造精品一樣蜿蜒漫長,青春與執著,卻在精品工程之中閃爍出光芒。 文 / 徐 慧 素材 / 特約通訊員 茆從如 |